本文未经作者授权,禁止公众号转发
“
作者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大四学生,司法考试429分,学弟学妹咨询可在本文评论区留言,作者或将回复部分问题,或关注“华政律术成荫”,将问题发至后台。
”
零、简述
本文主要为华政法学生而写,但非法学在校生仍可参考。
虽然法考代替了司考,但我爱游戏认为本文的大多司考经验都还适用,也结合政策对法考的准备提出了两点针对性的看法(第六部分)。
而经验帖多是考过的人写的,但毕竟司考只有一次,谁都不保证再考一次就一定能过。我在第一部分做了自我简介,望各位比照之后,选取适合自己的做法。
我的意图,是写一篇在备考期间会让你时不时翻出来看的文章(笑)。因此在我写了我在考场时的经历(第四部分),写了考场出来后和临行前的注意事项(第五部分)。
第二部分想指出:司考是一场和出题人的游戏。由于其科目多题量大,故考得不深,但很难背,因此笔者介绍了自己的背诵方法。随后介绍了选老师、选教材的问题,此部分只说了怎么选老师,并强调战友的重要性。
现阶段,重点看看第二部分和第六部分。本文举的例子,如果大家还没开始复习,可能看不懂,但最好别错过例子。不过考虑到部分人的阅读体验,重点已加粗。希望你用复习一段时间再回头看时,有所共鸣。
一、个人备考情况及分数介绍
3月到5月中旬前,偶尔复习司考。
5月中旬后算是比较认真地备考。主要复习民、刑。对于学业,我只认真听了我爱听的课。至于考试,凡是课下论文,我都尽快完成;课上考试,我基本不投入精力(部分大三下的课程学习,有助于司考,不过你最好先知道司考怎么考;了解学校考试的路数后,准备司考时针对性的复习一下,成绩也许也不差)
期末考结束后,我全面复习了行政法(3天)、刑事诉讼法(3天)等,并大致结束了民法和刑法的复习。
而后司考班开课,我以司考班的节奏为主,班上老师不适合我的,我就自己复习。只按知识点刷了两到三遍真题,基本没做模拟题,在一次又一次的崩溃和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疗伤后上了考场。
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在准备考研。本来想安心复习,等中午吃饭时查分。但出成绩后,教学楼里就一直传出癫狂的笑声,也夹杂着哭声。我听得心情很乱,刚打开手机就收到父母的简讯——429,卷一115,卷二107,卷三111,卷四96。
总之,自己旁听了一些专业课,专心复习了4~5个月的时间。
此外,我是个不太熬夜的学生,晚上十点后基本不复习。因为不少同学会在学习得很晚,甚至到十二点多。我个人不建议如此,还是要规律作息。
二、如何面对司考
恩师曾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致是“如果平时我们教得理解,司考不就背背就好了”,我在复习期间也反复以此激励自己。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我希望当你复习一段一段时间后,偶尔想起下面的话时,会觉得有帮助。
1
因为你说得算,所以你说得对
首先,司考中有“司法观点”这一说。有时与我们平时学的观点都不一样,甚至不一定正确。司法考试,有时不是选择真理,而是选出一个出题人持有的观念。在我把他爱游戏APP觉得对的观点记下来、把他要的答案选出来就好了。
当然,在存以下两种情况我不会按司考观点:
1、权威老师(比如王迁老师)指出出题人的错误;
2、我就是觉得我说得对(比如很猛的通说且出题人的观点也太坑爹),就算你分数上判我死刑,我也会觉得在考场那么做我会很爽。
其次,我在第二遍做真题时,会观察出题人是怎么设置游戏规则的,尺度在哪里。以下试举几例:
例一、当题目说到被害人在河边被砍,你就要意识到他挣扎半天爬起来走几步又掉在河里时,因果关系没中断。
例二、行为人在拘禁被害人时大力反扭其手臂致其受伤,大力反扭说明在非法拘禁中使用了超出拘禁手段的“暴力”(反扭),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例三、“在物权的优先性,你都能看到出题基本是先抵押,再质押,最后被留置,然后无非是登记没登记……要是东西直接被留置了,题目还怎么出?”(来自吴一鸣老师的课堂)
例四、行政法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后,刷了两遍,我会知道我之前背的有些时间数不太可能考(或者说没必要太早记住)。
我当时都记住一些常见甚至不常见的表述,以培养直觉,方便和出题人做游戏。也不要在事实争议、错题、对司法考无意义的争论上浪费时间,背背真题题目的表达(感觉)。如果你做不到以上这样,最好真题多看几遍,至少要有题感。
最后,以出题人为准的原则还能解决你可能遇到的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做模拟题?
我基本没做模拟题,只做过了杜洪波法理、李佳行政法的背诵版里附带的几十题、司考班里的房保国出的刑诉。我认为模拟题的作用,发现盲点,检验背诵进度。当你后期背到觉得整本书都差不多的时候,你可以做做模拟题,找到盲点,再接着背,别和模拟题较真。如果有些题目你复习到后期,做模拟题时觉得这个题目出得太偏了,可以考虑扔掉。我有个室友就是一个疯狂做题的理科生(司考成绩428),曾和我说过,做的有些题不好,把题感都带偏了。希望大家不要遇到这种情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多刷刷真题就好了。
2
司考考得很浅,不值得投入过量时间
这是一场资格考试,别幻想能从中学到太多大学课堂上错过的知识。我之前是抱着从中学习的东西,所以才会想弄清楚一些大家都不会去想的问题,但发现太浪费时间。后来改变了态度,短期备考以过司考为目标,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对于法学生,不反对从下学期一开始就复习,不建议从距离还剩两个半月才着手复习(除非你有大心脏、好记忆力、好身体、好运气)。
3
司法考得很杂,要多花时间背书
1.无论基础如何,背是我眼里的唯一解药
备考的过程,尤其是后期,应特别重视背书这一环节。(我从司考前两个月甚至更早一些开始背的,并在前期有意识地关注了应该背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复习时间较短的人而言,是背诵而非法学素养决定了能否过司法考。
我询问了很多的学长学姐,都发现了这个规律。以下试举几例:
例一、13级有个学姐,她就是从暑假才开始复习的。她告诉我,她发现她民刑已经听不懂了,基础也感觉不太好,就是靠猛背诉讼法、卷一,低分飘过。
例二、12级Boss学长,75天过司考。他在他的经验帖里,质疑了对民刑在司法考试中的地位,反而认为是得诉讼法者得天下。
例三、我们的13级辅导员宋老板,人大才子。我问他你在八月份中下旬每天花多久背诵呀?他说半天。
可见,无论基础如何,面对司考,大量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当下法考变了形式,但只要题目量越大,考察范围越广,记忆的东西应该是偏多的。需要理解的东西反映到题目上,也依然可以通过背诵来解决。
2.背书的原则
能记住就好。
用心背书。既要有一副我就算死背也要背下来的决心,又要灵活一点,以效率为第一准则。我暂时没法很精准地表达,以下进行类型化,讲下我常见的几种方法。
正确理解法理是王道,但王道是老师讲的,本文主要介绍过司考的歪门邪道。
3.具体措施
(1)“押韵是最没负担的一件事”
不懂法理,就编口诀。第一步是为了好记,化繁为简;第二步要把简的口诀和复杂的原文迅速对应;在口诀与原文间多穿梭几次,就能减少口诀还原不回来的尴尬问题。有时,不知不觉,原文就记下来了。
一个原文的口诀最好只背/编一个。法理有个“三团罢免十一代表主席团”之类的口诀,最好别背,去背另外一个!我自己背了这个,最后很乱,不如“一带三”清晰。其他口诀市场的老师都不错。
(2)“没有原因,为什么一定要有原因”
觉得自己能用背解决的问题,可以不想为什么。有些东西没什么道理,如果又不好想口诀,那就强背。
(3)在背诵中理解
最后你背多了,自然就明白了。很多道理是我在一遍遍背诵过程中自己领域的。这也是我非常希望大家在日后有的体验。我认为,道理悟出之多寡也是能分辨出你是否用心。
例如,刑诉的应当、可以。二审不开庭,法院应当讯问被告人,应当听律师意见;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讯问被告人,应当听取律师意见……我背了好几遍后,我突然就明白,有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所以应当问、应当听;二审不开庭,所以是“应当”,是因为辩护人再不说,可能就没机会说了。再换一种思路,被告人家属花钱请了律师,结果法院不开庭,你让律师怎么在家属面前表现出“我尽力”的姿态;审查起诉为什么是应当问,应当听?因为要平衡公安和辩方的地位,检察院不能只听公安的;那死刑复核为什么是应当,可以听取律师意见呢?因为被告人是弱势老实的,法官应当问问,那辩护人呢?呵呵。
这些道理可能根本不是立法原意,无所谓,对付司考够用了,反正我记住就行了。有时我甚至会编造错误的理由,反正就一些科目及其考法来说,我记住就行了。
(4)艾宾浩斯曲线
这是我从同学那听来的,华青之前推送的一个428经验帖也详细说了。但需要各位根据自身情况去琢磨,个人觉得其实质就是在你就快忘记之前,赶紧捡回来看上一眼,加深印象。
再补充几点简单易行的操作:
1.报班的同学,可以利用午饭、晚饭后的时间迅速回顾课上内容;
2.晚上最好抽出若干时间,复习白天所学、所背的东西,忌盲目赶进度;
3.每日背诵、学习之前,最好把昨天学的看一遍;
4.八月后,不妨每周末抽一天出来,复习当周所学的课业,或者专门用来复习民法和刑法,以保证不要太久不碰这两科。(惟此点我自己从未实行,后期民刑处于瘫痪状态,基本没动过,但是真的觉得一周花一天时间来读150+的科目是应该的)
4
选老师的问题
我当时其实很多老师并不是跟的市场上最好的老师,有些后悔。把后悔的地方说出来,希望不要走弯路。
最好暑假之前挑好老师,比复习进度更重要。一定要选自己听得下去的老师。可以多对比几个老师,从中择出一二。多数学科可以听两个老师的暑期的课。八月后请做到“从不多想,只是信仰”。相信你喜欢的老师一定能带你通过司考,并带着这份相信学习。
马学长有句话我特别服,他说“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老师去做。你把你能做的做好就行了”。
一个实例
以刑法为例,我认识的12、13级的学长都跟着是刘凤科。我初期柏浪涛看都没看,直接选了刘凤科。我听了刘的课,觉得不错,我只听了精讲,1.25倍速度听的(反对1.5倍听刘凤科精讲,更强烈反对2倍速),全程认真做笔记。
暑期班开班后,同学把柏的书给我看,我才发现他的书很清晰。后来听说换出题人了,我就有点担心。但实在来不及了,所以必须坚信刘凤科。在此基础上,翻了遍柏浪涛的书,进行了补充。Boss学长表示,刑法两个都听,就等着爆炸吧。我以为存在这种风险。如何避免呢?我以为必须彻底弄懂其中一个老师的观点,我对刘凤科的教材自觉是读得比较细致的,也明白二者大致的区别,所以我再读柏浪涛,一样子就通了。我想这也是认真深入地听一个老师的授课(“信仰”一个老师)的好处吧。
几个听来的司考经济学原理
市场竞争越充分,提供的服务就越好。
跟着大多数人的判断,通常不会犯大错。
老师不合胃口,撤退不是一个坏决定。
以上三句话自行领悟。
5
选教材的问题
在精讲阶段(3-6月),培训机构内部班有内部班的资料,他们不用我们市面上卖的教材。个人除了民法和刑法以外,其他都用的是薄讲义。不建议其他科目用厚书,尤其是诉讼法,除非求知欲强天赋好,或为考研做准备。
尽早想好自己该用什么资料背诵。有学姐考前告诉我抱着各种土豪金背,我当时都忍不住笑了。
我和别人还有些特别之处——我民法、刑法全程都是以厚书为主,尤其当我看了刘凤科的二轮资料后,更坚定了我用好一轮资料的决心。我在考前几天还在翻着六百多页的刑法,尽管偶尔会心慌就是了,但我还是比较满意我这么复习的。
最后,在这里插一句。在教材上涂画,最好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且在事先想清楚每种颜色代表的含义——笔者最初用黑色笔听讲,而后用红色笔画自以为的重点,后来做完真题,又把讲义中涉及到的真题出现的知识点用蓝笔标注。
6
找几个战友
司考是共同行为,非合同行为。最好组成战队,互相监督,互相支持。如果问我司考过程哪里美妙,与她们相处排名第一。
7
复习节奏
以司考班的课程表为基础,妥善安排。
处理好听课、刷题和背书的时间关系。
我自己民法书看得懂的就不听课,所有科目能背的就不讲理。对我来说,略残忍但有效。我心里清楚对我来说,听钟秀勇讲课是偷懒。如果你清楚在你的世界里,什么是偷懒的,什么是艰苦但有效的,就最好不要偷懒,除非累了。
真题基本刷了两遍,有的科目可能还不止。第一次是在听课之后就马上做真题,第二次是在觉得背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回过头再刷一遍真题。最后阶段又看了一次错题和经典表述。
三、我记忆中学长学姐的司法路
松:头发会掉。
丁:暑期快到的时候,我旁边的同学复习的民刑都忘了,我土豪金都没看,就把学校以前教的民法和翔哥的刑法拿出来看了看。(这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以前学的不错)(笔者以为,前期复习,有一个目的是搭一个框架,一个后期能加里面塞东西的框架。比如刑法的三阶层里每个层次考虑什么东西,要背下来。如果暑假前这都忘了,那真有点说不过去)
嘉(二战):我这次考一定要把行政法、三国法和民诉都拿下,因为我觉得题目出得中规中矩,不拿下会后悔。
Boss:我本身重视诉讼法、卷一的背诵,忽视民刑。(我以为,此观点在应斟酌客观题改革后民刑所占卷面比例而定)
Y:我八月前期背的是诉讼法,没有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为自己背熟了,就去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结果法治理论背不下来,又把前期诉讼法、行政法的东西忘了,结果考砸了。(此经验甚为重要。个人以为,法考中政治素养的考察只会多不少,但我相信大家的政治觉悟都不低。考场上如果碰到两个选项拿不准,选一个更正确的)
璇(前年两个月380):司考是资格考试,要学会取舍,我来不及复习,只好把精力放在我能拿分的地方。前期没学好,我八月花了一个月的下午看柏浪涛。不要慌。
尤:我当时看到怡在走廊里一直重复,我说她能背下来吗?怡说,我不管,我就要背。还有一次,怡问我要不要和她一起吃饭?我说好啊。怡说那快点,我们只有十五分钟。(怡也是两个月极低分飘过,但有些低分飘过也不只是运气)
海:天天跑步,压力大也要放松。
四、考场上要知道的三件事
1
第一场考试进场前要等了好久
进考场前,宜背诵你记得七八成熟的东西,以免记错;忌背诵一点不熟悉或者你早就清楚这辈子肯定背不下来的知识点。(心态好的自便吧)丁学长说他考前那早起来背法律适用法,进场妥妥七分全拿,可以参考。
司考中一门经济法,除了劳动法、两反、消保法外,我从来没背过,一复习就头疼。结果那天早上爬起来很愧疚,想抢救一下,结果拿着一份一眼都没看过的资料,在那边背,心态背得有点差……更重要的是,我还以为我国际私法背得挺熟的,结果做题发现记不清楚了。
一个稳定的考前状态比慌慌张张地捡个别知识点重要。
2
一张卷子有若干科目,科目先后次序不固定
练习套卷时,要形成自己做题的顺序,从你平时最有把握的科目开始做;在每张卷子里都培养一个自己相对突出的科目,保证自己做的顺手。(法考也一样)
笔者从未练习过套卷,考试时也不知道这事。卷三一上来就是商法,公司法不是很熟,接着证券法、保险法、破产法,上来好几题都不确定,感觉不能太好。笔者临场决定,先赶紧跳到民法题,做顺手后再回头做不熟悉的科目。心态才好多了,脑子不乱了,于是商法的知识点也清晰起来。
3
考试时不要受他人干扰
笔者考卷二时的监考老师极爱和学生说话。我做到抽油烟机里藏金条案时,就很多男生离开考场了。考试时间就要耗尽,收拾东西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友好地询问同学明天来不来啊。我心里对她不爽,但她又不知情,依然笑眯眯,倒是我试卷上三道多选6分没想清楚,都没了。倒霉的是自己,还不如不气。
五、考场出来后的三件事
1
司考班结束后,图书馆是个好地方
司考班结束的那晚,我看着空空的教室和满地垃圾,很感伤。我选择留在原处复习。一个人有静的好处,但久而久之,与世隔绝,失去参考系。那时身心俱疲,时不时就会陷入很焦躁的压力很大的状态。后来开学后转战图书馆,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差不多,大家都快不行了。我的心理就好多了——焦虑、狂躁都很正常,你不是一个人。
此外,我有一学姐,她说她没读书时候就焦虑,读书的时候就心安。如果你也这样心态,更不用担心。
最后,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会选择放松一点。那段岁月,因司考也让我失去了珍贵的东西。
2
不轻易拒绝父母友善的帮助
笔者非上海本地考生,当父母表示要从安徽过来陪我考试时,我开始几次拒绝。后来转念一想,今年不过,明年父母肯定更担心;父母来帮忙,可以省去查找餐厅、等待吃饭的时间,避免考试睡过头的风险;第三,由于没找到同伴,一个人住也怕危险。于是就同意他们来。
司法成绩和父母两天的给力密不可分,大概是起根本作用吧。
3
订房间多订几间,到现场再确定住哪里
我和父母是在不同的宾馆睡的。
每天中午在父母的宾馆午休,因为离考场很近;
每天晚上在自己的宾馆睡觉,因为相对更安静。
一个好睡的宾馆,是过司考的有机保障。
4
要带的东西
台灯。笔者呆的宾馆的灯是昏黄的,朦朦胧胧,没法学习,当天父母特地去买了一架,一个晚上才有办法复习。
眼药水。缓解视疲劳。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带一个坐垫,尝试说服老师让你带进去,避免屁股坐烂了。
其他东西,大同小异。要复习的书带去好多,只为心安;手机带去,是为了看考试时朋友圈的吐槽;至于考题押题,反正我们这次非法证据没考,呵呵。
六、法考改革下的个人看法
如果非法本还能考,法本就不要太担心。这对法本来说不算是坏消息,因为多数非法本,还是来陪跑的。陪跑的越多,通过率不变,法本就相对容易过。毕竟像华政非法本的法律直觉这么强的,毕竟还是少数。
但如果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察中间有间隔一段时间,心大概会更累。提前养好身体,保证有精力战斗。
司法部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第十四条指出,考试实行纸笔考试、计算机考试。机考结合客观题考试形式,笔者猜选择题应该不会消失。但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要尽量训练平时不在选择题题干上涂画就能做题,而应当在草稿纸上学会划法律关系图,养成好习惯。不然面对计算机,涂哪?
司法部实施办法征求意见十三条指出,客观题成绩合格,才能参加主观题考试,而且客观题成绩两年内有效。似指一次客观题成功,获得两次主观题考试机会。结合以前老师的说法和去年市面上已经出现的材料,我以为法考难度要提高,会在主观题的难度上有所作为。
主观题以案例分析为典型,侧重于推导过程和书面表达能力。故建议大家在前期听课,老师会详细分析的时候,对于会出大题的地方,一定要背推理过程,换我们大家亲爱的金可可老师的话说,就是“记例子”,尤其是民刑。笔者在第一遍听刑法课较慢,老师一讲推导过程,我就开始记。一开始,他讲什么开始,我就写什么,因为老师说话专业。在漫长的一轮中多留心推理过程,熟悉从每一步推导过程,法学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那么在后期做主观题套卷时,不过是训练如何在规定时间内,从你已经掌握的完整的推理过程中部分截取出题人所需要的得分点罢了。
七、结语
希望上述个人得失能帮助大家节省一些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考过的同学还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欢迎交流指正;学弟学妹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在这篇文章下留言。我会汇总部分问题后,一并在本文下给个回复。
最后祝大家首代法考,一考而过。新年备考,定有不如意之处,我不祝法考狗新年快乐,只愿你们在最难过的时候,能自己和解,在次日太阳升起之时,乖乖地去备考。
?看完经验帖,律院给大家分享一则模拟面试通知~
1面试具体安排
(一)分享主题
“一对一”模拟面试
(二) 时间
2018年3月4日(周日)14:爱游戏官方入口00--16:00
(三) 地点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
(四) 主办单位
华政律师学院 & 智合学院
(五) 时间安排
13:45--14:00 签到
14:00--14:15 律所面试技巧分享
14:15--15:30 “一对一”模拟面试
15:30--16:00 点评教学总结
2面试嘉宾
金哲远
就职于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不动产金融部,专攻建筑工程、房产、工程融资领域法律服务;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就读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经济法专业, 曾有法国律师事务所工作经验。
李梦诗
美国凯易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诉讼组法律顾问,曾于马塞诸塞州最高司法法院实习。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J.D. & J.M.,北京科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
邵舒萍
美国凯易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诉讼组法律顾问。
浙江大学经济学学士,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J.D. & J.M.
沈昊洋
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助理,主要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外商直接投资,境外投资等业务,也曾参与少量私募项目。华东政法大学学士。
王佳忆
就职于美国凯易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私募股权及并购方向)。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学士,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LL.M.
王希
北京达辉律师事务所律师,主要从事外商投资,PE/VC投资,并购等非诉业务。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美国南加州大学法学硕士。
叶偲煜
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律师,主要从事境内外建筑工程领域的诉讼与仲裁,以及项目合同起草、谈判、风险管理等非诉业务。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和硕士,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硕士,英国BPP大学法学学士在读。
张维强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争议解决部律师,主要从事民商事争议解决、商事法律风险防控等业务。中山大学法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硕士。
朱雨芃
就职于方达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公司组,主要从事业务为收购与兼并、私募股权投资、资本市场和公司一般法律事务。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
何佳伟
曾任美国凯易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合规诉讼团队律师以及哈佛法学院“国际法和武装冲突中心”研究员,曾在联合国纽约总部法律顾问办公厅实习。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3参与方式
由于场地位置有限,为保证座位请从速添加Echo微信,扫以下二维码,发送“姓名+学校或工作单位”报名,报名时需要添加中英文简历。优先加入智合学院“明日合伙人”培训营的机会等着你哦~或可来电咨询:18621964289
戳这里可直接填写您的报名信息,工作人员将邀请您进入分享群。
为司考学霸点赞!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这个产品真的太棒了,用起来非常顺手,强烈推荐给大家!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Absolutely love this product! It's exactly what I needed and works perfectly.